国际中文教材本土化的实质是提高教材的针对性,本土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为此提供方法论支持。当前国际中文教材本土化的评价体系尚不多见,现有研究多为对本土化内容进行概况性评价。在对与国际中文教材本土化因素相关描述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描述语库,通过词频统计、n-gram序列挖掘、搭配分析等语料库技术对描述语料进行分析,再利用训练后的大语言模型进行评价描述语改写,生成评价指标,并据此构建国际中文教材本土化评价指标基础框架,包括“教学环境”“内容要素”“语言要素”“文化要素”“外观设计”5个维度,85个指标。评价指标高频词与描述语库高频词重合,表明评价框架已涵盖国际中文教材本土化评价的主要内容。本土化评价指标的构建给予以下四点启示:针对性是本土化评价的核心要素、教材外部环境是本土化评价的限制条件、教材内部构件是本土化评价的主导因素、人工智能是量表研制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