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 FDR)在长距离海底电缆诊断定位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FDR法主要有首端输入阻抗谱和反射系数谱两种技术手段,本文针对长距离传输海底电缆缺陷诊断的适应性,从原理、诊断效果以及海底电缆的适应性三个维度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比较了它们在电缆缺陷诊断中的差异。首先,从原理上,首端输入阻抗频谱图依赖于与完好电缆数据的对比来识别缺陷,反射系数谱则直接反映信号的反射强度,且二者在核心变量和数学变换上有所不同。此外,在诊断效果方面,本文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进展,通过仿真复刻不同位置、不同范围和类型的电缆缺陷,比较了两种技术在缺陷诊断中的效果,发现反射系数谱在定位感性缺陷方面更具优势,而输入阻抗谱对电缆后段缺陷的诊断更为精确。最后,结合海底电缆诊断的实际特点,本文分析了两种技术的适应性,输入阻抗谱法因其较强的抗噪能力,在长距离传输和高噪声环境下的定位准确性更高。通过对比分析,本文为不同应用场景下选择合适的FDR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海缆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频域反射法基本原理
1.1 首端输入阻抗谱
1.2 反射系数谱
1.3 原理差异
2 针对典型缺陷诊断效果对比
2.1 频谱形式对比
2.2 诊断效果的对比
2.3 诊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3.1 缺陷位置的影响
2.3.2 缺陷范围的影响
2.3.3 缺陷类型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2.4 典型缺陷诊断效果差异
3 对海缆局部缺陷诊断定位适应性对比
3.1 传输距离的影响
3.2 环境噪声的影响
4 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