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拥有丰厚的民间文艺资源,其中以秦腔、眉户戏、陕北民歌和秧歌为典型代表。在陕甘宁边区的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民间文艺的改造利用。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功能和要求。文艺工作者扎根乡野,投身艺术创作,通过对戏剧、陕北民歌和秧歌等传统文艺形式进行改造,创作出大批蕴含人民性和民族性的文艺作品,实现了传统文艺形式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对民间文艺的改造与利用不仅契合了陕甘宁边区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为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改造利用民间文艺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进而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