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解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各血管内皮群体的量化规律。方法 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等分为5个组(n=12),分别为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不同观察时间点组:即博来霉素诱导第0周、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组。造模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3 mg·kg-1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0、1、2、3、4周采集肺组织。通过病理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类内皮细胞亚群的时序性比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验证内皮标记物CD31、APLN、APJ、CD93的表达;整合Tabula Muris数据库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胶原纤维沉积。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CD45-CD31+CD90.2-)比例在急性炎症期显著下降,纤维化期趋于稳定,消解期逐渐回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比例在消解期显著升高,而VWF-血管内皮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单细胞转录组分析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群体证实Cd93为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并与可有效富集肺组织特异性的气体交换的肺泡毛细管内皮细胞“aerocyte”标记基因呈负相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验证CD93表达定位于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于CD45-CD31+CD90.2-VWF-CD93-的流式分选策略可有效富集肺泡毛细内皮细胞。该亚群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血管内皮构成中的呈上调趋势。结论 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各肺血管内皮细胞亚群在纤维化损伤和修复阶段的构成存在动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