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分析

2024-05-11 23:1133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15M

  摘要: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强。第二,尽管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突破1,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外循环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各省份在内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强于在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各部门在内循环与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则基本持平。研究创新:首次构建了增加值口径的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度量指标、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1.增加值与总值口径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构建

  (1)增加值与总值口径下省际调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增加值与总值口径下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研究方法

  (1)核密度估计。

  (2)马尔可夫链。

  3.数据说明

  二、中国省际调出比较优势的地区特征和部门特征

  1.中国省际调出比较优势的地区特征

  (1)各省份省际调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各省份两种口径省际调出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

  2.中国省际调出比较优势的部门特征

  (1)各部门省际调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各部门两种口径省际调出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

  三、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地区特征和部门特征

  1.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地区特征

  (1)各省份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各省份两种口径出口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

  2.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部门特征

  (1)各部门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2)各部门两种口径出口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

  四、中国内循环与外循环比较优势的对比分析

  1.各省份省际调出比较优势/出口比较优势

  2.各部门省际调出比较优势/出口比较优势

  五、中国双循环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与稳态分析

  1.中国省际调出比较优势的演变形态和分布特征

  (1)各省份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演变形态和分布特征。

  (2)各部门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演变形态和分布特征。

  2.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演变形态和分布特征

  (1)各省份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演变形态和分布特征。

  (2) 各部门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演变形态和分布特征。

  3.中国省际调出比较优势的转移状态分析

  (1)各省份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转移状态分析。

  (2)各部门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转移状态分析。

  4.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转移状态分析

  (1)各省份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转移状态分析。

  (2)各部门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转移状态分析。

  六、结论与启示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