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分享再测算及其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行业消费地原则方法

2024-05-09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70 0.94M 0

  摘要:基于生产地原则进行增值税分享存在税收转移、加剧地方财力差异等问题,不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必要重新考察基于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分享的合理性。实施消费地原则的关键是科学界定消费额,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细化分行业消费额的消费地原则增值税分享新方法,并利用2002~2017年中国省级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考察不同消费额核算方法下的税收转移、财力差异和不平衡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分行业消费地原则,生产地原则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存在较大的税收流入,而人口多的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如河南、湖南)以及农业比重大的部分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北)税收流失严重。(2)不同行业的增值税收入、税收转移方向及大小均存在明显异质性,如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上海、云南、贵州等主要表现为增值税流入,广东、江苏等表现为增值税流出。(3)总体上,消费地原则下各地财政收入的基尼系数、财政缺口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基于生产地与消费地原则相结合的增值税分享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使地方财力更平衡,从而使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平衡、更充分,助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文献回顾

  (一)增值税分享方法与地方财力

  (二)消费额核算统计方法

  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

  第三,最终消费支出。

  第四,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

  第五,投入产出表。

  三、方法与数据

  (一)数据来源与结构说明

  (二)改进后分行业消费方法

  1.计算分行业消费额

  2.按消费比重对增值税进行分配

  四、测算结果分析

  (一)分行业消费额方法测算结果分析

  1.2017年全国各省市增值税分享情况

  2.2002~2017年地区间税收收入分享和变化情况

  (二)各地区分行业增值税税收转移格局

  1.2017年典型行业的增值税税收转移情况

  (1)农、林、牧、渔业。

  (2)细分制造业。

  (3)细分服务业。

  2.2007~2017年典型行业的增值税收入转移变化情况

  (1)农、林、牧、渔业。

  (2)细分制造业部门。

  (3)细分服务业(10)。

  (三)税收背离度及不同消费额核算方法比较

  五、地方财力和横向税收分配公平

  (一)财政缺口与地方财政压力

  1.2017年全国各地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2.2002~2017年各地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二)税收分配横向公平

  (三)关于是否包含中间投入的分行业消费方法的比较分析

  六、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